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首  页 新闻速递 党建报道 机关动态 直击县区 群团工作
第三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纲领
2003/8/19 11:32:13   来源: 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 韩 康 (教授)            打印本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纲领。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第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分析。第三,新的发展起点和新的历史课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关于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纲领与战略重大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那么,要全面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重要命题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首先就需要对这个命题的思想起点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考察。
  
   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早提出者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认为建设小康社会应大致分为这样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方的时候提出,讲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实现小康社会。1984年,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说明小康社会就是要在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当时是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后来这个指标改为国际通用的国内生产总值,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人均GDP。之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一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分三步走的、长达70年的时间表,就是从1980年到1990年使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翻,从1990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翻,第三步从21世纪经过50年的发展我们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思想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呢?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语言表述非常朴素平实,把中国百姓表述家庭生活水准的概念,延伸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思想内涵非常深刻,就如中国百姓通常讲家庭生活水平不同的档次:贫困、温饱、小康、殷实。邓小平同志就是这样来表述,用这个中国百姓表述家庭生活水平的概念延伸出来的。那么,邓小平同志把中国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纲领和总体战略概括为小康社会,特别是把这个战略基点设定为先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而后力争中等富裕,以此为基础实现国家的强盛,这里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发展以民生为本。在社会主义历史上这种思路、这个提法中所蕴涵的思想价值,已经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变革和创新,是邓小平同志一个重要的思想理论贡献。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历史教训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共产党执政通常都是在不发达国家以武装夺取政权开始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积累,特别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资本积累都是依靠国家政权对资源的动员和组织。国家的基本工业构架,特别大工业,划重点的重工业、国防工业和国家战略防卫能力奠基,常常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最初生存的条件。例如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期,大工业基地和国防战略项目集中投入、集中建设。在一个时期中,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建设为重点,社会民生目标则缓缓如滞,实行高积累低收入,付出一点人民生活水平的代价是不无道理的。问题就在于在特定社会主义工业积累时期,这种发展战略、发展模式被长期化、制度化,特别是在文革时期被极端化了。而民生的目标,在当时条件下,在总理主席时代并不是没有被放入中央政府的视野,但是这里边的区别在于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社会民生的目标没有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基点,没有进入国家战略基点设置,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发展行为的异化。一方面我们的大工业化很快完成,国力战略实力急剧增强,包括两弹一星上天;但是,另一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缓慢增长,在文革之前,不但是农村,而且是城市普通百姓的普遍温饱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所以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的时候,这个问题就首先进入了邓小平同志的视野。如果离开人民生活水平富裕的目标,离开人民生活普遍温饱的目标,这种冰冷的社会主义最终将远离设计者的初衷,最终将导致人心的离散和这种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不但语言、语意,就是内容和思想到战略基点的重新设置上,都彻底更新了社会经济发展纲领与战略,已经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道路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邓小平同志之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看到这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个丰富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对小康社会的内涵的细化和补充,主要以1991年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为标志。在这个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增加了精神生活的内容,增加了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进的内容。这应当是对邓小平同志当时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内容的补充和丰富。之后,中央又根据国际经验,责成一些部门(包括统计局和一些国家的权威机构)制定了中国实行小康社会十六个基本检测指标和临界值。这些基本的检测指标和临界值,包括人均GDP、城乡人均收入、人均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城市人均拥有公路面积、恩格尔系数、成人识字率、人均寿命、婴儿死亡率、居民教育娱乐支出、电视机普及率、森林覆盖率、农村卫生保健合格线比重。十六项指标和临界值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均GDP、人均增长指标和人均收入指标。另一类就是综合民生指标。那么,在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前,就是2002年,除了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和农村卫生保健合格线比重这两项还同1991年设定标准稍有差别之外,其他十四项指标都完全达到了1991年所设定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邓小平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的第二阶段,就是以十六大报告为标志,提出了中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小康社会目标。集中表现为六个更加,就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协调,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这六个更加里,民主更加健全,这里边所讲的民主更加健全是指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和法制建设更加健全。还有社会更加协调,这两项应该说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因为,在邓小平同志最初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框架中还没有这两项,还没有把这两项目标加进去。十六大提出把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更加协调放入小康社会头20年的具体指标中,这表明我们对邓小平同志的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有了进一步深化的认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核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与民生为本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以人为本,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邓小平同志建设小康社会和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间思想价值衔接起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价值核心是发展与民生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提出发展以人为本的最核心最突出的特点,在这里边突出体现了强调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能够立足于这样的思维和这样的理论认识,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很了不起的,这就使中国共产党人能够站在两个具有很高水准的思想制高点上。
  
   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个思想制高点,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文价值观的重新认识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目标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历史回归。我们知道,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在全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具有核心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追求的根本目标,就是马克思在批判近代资本主义资本对人的统治的时候深刻指出的。他说未来社会,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在人类摆脱资本主义的这种社会形态之后的社会,马克思用了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社会的本质特征,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这是马克思的原话。工人阶级为了自身解放所进行的一切阶级斗争,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说到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在这里所提出的他的人文价值观同旧的人文价值观包括资产阶级的人文价值观相比,具有更彻底的性质和更科学的实践特征,就是说必须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摆脱资本主义制度约束之后,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所以马克思的人文价值观在他的全部历史发展中具有很高的理论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此存在理论认识上的误区。马克思人文价值观也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补充,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但是这一点在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中长期以来被抽掉了。我们拿到的只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等等。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价值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从苏联开始长期以来便当成青年马克思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不完善的时候的思想理论,把马克思重要的思想当作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思想和资本主义人性思想的东西加以抛弃。而当社会义的实践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不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时候,那么社会主义的理论形象和社会主义的实践形象就受到了双重歪曲。所谓的双重歪曲,是说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不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是不要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的仅仅是国家强盛,要的是阶级斗争、不断革命。所以说本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价值观的分析,社会主义的本质应当比资本主义更加自觉的关注人民的生活幸福,应当比资本主义更加关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且应该用社会主义的制度更理性的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来奠定基础。但是,我们抽掉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价值观,特别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核心思想之后,社会主义历史优越性最有说服力的东西就被抽掉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就势必只同国家战略、国家目标、国家利益相联系,甚至常常被一些西方的学者评价为社会主义不过是一种以国家来实现工业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所以,我们今天提出和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思想的重新认识和对马克思的基本价值目标争取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新回归。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个思想制高点,就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具有世界眼光。我们对当代新的发展思潮、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文化进行了认真的借鉴。20世纪70年代国际学术界主流对经济增长及其发展曾经进行过讨论,对人类社会经济增长、人类及其发展提出了一个价值合理性的反思。上个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高速增长已经持续了20多年后,首先由罗马俱乐部的一帮学者,集中了全世界各个学科比较权威的学者,在罗马俱乐部讨论这个问题。这实际上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增长行为和发展行为一个价值合理性的理论反思,反思这种人类社会高速经济增长对人类本身究竟是一种灾难,还是一种福音。这个讨论大致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讨论人类的增长发展能否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因为,在这场讨论中权威学者们发现,人类高速增长要付出巨大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人类在增长的同时,对人类增长、生存、发展所赖以为基础的资源环境进行了重大破坏,这个重大破坏就会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长期的发展,甚至是会把人类社会这个长期持续发展的基本基础毁灭掉。这个讨论继续延伸就涉及到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即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本体问题。所谓人类社会增长和发展的价值本体问题,就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学者,他是199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裔美国经济学家阿玛提亚森教授,他提出一个观点认为,传统的发展观——社会经济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仅仅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把发展等同于经济行为。他认为这是不够的,非常不完整,如果把发展仅仅等同于产值增长,等同于收入提高,等同于工业化的阶段,等同于技术进步,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偏离人类社会发展原本的初衷。人类社会合乎理性的发展只有加上人的自由价值的内容,以人为中心。所以,阿玛提亚森教授提出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和符合人类本性的发展。他认为,所谓以人为中心的发展和符合人类本性的发展包括这样一些内容(他对这个发展开出了一个发展清单,就是非常有名的阿玛提亚森清单),既包括前面讲的综合物质生活指标,还包括居民的社会参与,包括居民的政治参与,包括平等法权、社会机会、人生自由、就业自由等等。尽管阿玛提亚森的观点,他的理念和他的清单,他观察的起点是发达工业国家,他的理论框架属于新自由主义,但是他所阐述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已经被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一个最显著的证明就是联合国从1990年开始每年要发表一个人类发展报告,在这个报告中就引用了阿玛提亚森的框架,同时也用阿玛提亚森来亲自帮助设计的发展清单,由此来作为全世界各国评价各国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工具。1991年,我们对中国小康社会所确定的十六个检测指标和临界值的指标,在很多方面就是以阿玛提亚森教授所主持制定的这个发展报告为重要的参照系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亦如此,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是非常深远的,需要我们很好地把握和认识。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我们现实经济生活有什么意义呢?应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很有针对性的。首先,发展以民生为本,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加体现了发展以人为本,这两个重要的思想,现在并没有完全得到全党的认同。发展以民生为本,发展以人为本这个重要的科学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文化还远远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在我们的社会经济工作中,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在我们实际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要得到体现,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我们常讲邓小平同志有句名言,发展是硬道理。这当然是对的,但是现在看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还远远不够。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大量片面追求产值,不讲民生实惠的发展,能够体现发展是硬道理吗?那种只顾短期行为、短期利益,而不讲长期效益的所谓发展,是体现发展是硬道理吗?特别是那种虚张声势、弄虚作假的发展,那种盲目决策大量浪费资源的发展,甚至老百姓最不满意的那种政绩工程的发展,显然不能被纳入发展是硬道理的范围。纠正这种发展,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依靠发展体制市场化的改进和市场资源的配置。但是也应当看到,我们国家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各级政府仍然对配置资源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甚至我们的各地政府常常手里掌握着部分关键性的发展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向和发展的进程起到非常重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种发展战略、发展理念,确立正确的发展思想、发展文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分析
  
   我们在改革开放20多年之后,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20多年重大成绩之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两个基本背景。第一个背景是要积极抓住既有的发展成果,紧紧地抓住发展机遇。第二个背景就是积极应对发展问题、发展矛盾和发展风险。第一个背景比较容易被大家所理解,第二个背景是我们今天在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重要纲领、发展战略的时候,特别应当加以认真考察的。
  
   背景的第一个问题,积极抓住既有的发展成果,紧紧地抓住发展机遇。我们先看全球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就是我们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从全球的视角来观察中国经济,就会发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全球总量的规模中地位稳步上升。2000年,中国的GDP总量位列世界第五,中国贸易增长对世界贸易总量增长的贡献率为百分之五十,中国制造的摄像机占全球销售额的百分之五十,服装占百分之四十五,电视空调占百分之三十,洗衣机冰箱分别占百分之二十五和百分之二十。特别是国际权威的经济界对中国未来10到15年中在全球经济中排名的趋势作了一个很重要的预测,这是全球的一些重要的研究机构,包括美国的罗根斯坦利公司,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包括世界银行的有关机构,他们认为再过15年左右中国的排名很可能会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不管这些国际权威经济机构对中国经济未来全球排名预测是否准确,他们看好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势头是一个共同特点。但是还要看到,我们还在全球人均比较产值中有明显弱势,我刚才讲了中国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经济规模总量很大,进步很快,我们应该看到在2000年中国的GDP总量位列世界排名第五的同时,我们的人均GDP排在全球140位之后,百分之二点二九相当于排名第二的日本百分之二点三二,相当于排名第三的美国二点四四。九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高速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价段,90年代中期之前和90年代中期之后。90年代中期之前,大概在1996年前后,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是高增长,增长总体水平很高,但是他的基本特点是不稳定的,波动比较大。虽然出现过增长高点,但也出现过通货膨胀的高点。从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是通胀开始大幅度的下降,通货膨胀水平不是越低越好,但是我们已经摆脱了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曾经出现过的高达百分之二十四和高达百分之十八点八的高通货膨胀率,我们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前提下增长,也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中发展。就拿南韩、新加坡做个比较,这两个国家在某些年份他们的经济增长比中国高,比如说1999年、2000年这些年份比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要高若干个百分点,但是在5到6年的时间中保持百分之七以上的增长,既有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平台同时又稳定的只有中国。在吸收外资方面,2001年第一次超过香港特区,成为亚太地区第一大户。2002年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年度,这年外国直接投资大致在520到530亿美元之间,我们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传统的外国直接投资最大国美国。美国2001年是440亿美元,中国在2002年第一次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的接受国。怎么评价中国经济增长,我想借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摩格斯坦利公司的分析。2001年,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是全部发展中国家总产值的百分之四十五,占当年全球平均增长二点四,中国贡献率为百分之四十四。其中,中国的GDP的总量超过一万亿美元,印度约为五千亿美元,中国的经济增长是百分之七点三,印度是百分之五点四。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比率计算,中国的GDP约占全部发展中国家总产值的百分之三十三,就是说我们国家国内的生产总值创造了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三分之一,或者这句话反过来讲,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是由中国人创造的。我们对当年全球平均增长的贡献率为百分之二十,就是说我们在2001年拉动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2002年,全球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约为32万亿美元,增长平均水平为百分之二点五。根据美国摩格斯坦利公司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分析认为,中国对世界GDP总量的贡献率为百分之十七点五,这里分析的意义不在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经济增长率是百分之二十五,美国的摩格斯坦利公司也是权威的经济研究机构认为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百分之十七点五,关键说明国际经济界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中的贡献率评价是很高的,说明近几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力量至少在百分之十七到百分之二十五之间。
  
   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个背景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比较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排名不断升位,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不断扩大,这个时候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很显然就是为了不失时机的总结经验,设定更高的发展坐标,立足于新的发展起点,抓住机遇、鼓足士气、策划未来、乘势而上,努力完成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阶段发展目标,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三步走的第三步50年的前20年的发展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个背景就是积极应对发展问题、发展矛盾和发展风险。我们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基本发展目标,但是我国现阶段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怎么理解我们现阶段已经达到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是一个不全面的小康,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呢?从经济学的角度考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和基本矛盾就是不平衡的高增长。这不平衡的高增长又表现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增强趋势,二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差距的增强趋势,三是社会收入阶层之间贫富差别的增强趋势。问题不在于差距,根据矛盾一般性的说法,在任何时候地区经济之间都不可能是平衡的,在任何候城乡经济的发展都不可能保持绝对平衡的,在任何时候社会的所有收入阶层对社会财富的占有、对社会分配收入绝对平衡是不可能,这是动态分析。我们今天值得警惕的问题在于三个重要差距的增强趋势。为了使大家对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矛盾有更深入的了解,我想作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
  
   2000年,我们国家向全世界公开宣布中国已经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讲的小康社会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就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也就是说2000年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达到和超过了800美元。我们讲的超过800美元是指总量,是指所有的省市自治区加起来平均的总量。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800美元应该至少要有6600元人民币。但是地域间不平衡,如上海已经达到了将近5000美元,北京3551美元,云南只有人均625美元,陕西只有667美元,广西只有611美元,甘肃只有543美元,贵州人均只有379美元。同样省区农民居民的人均收入比较,达到5000到6000元人民币的只有上海﹔收入在4000到5000元的有两个,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浙江省﹔达到3000到4000元的有四个,它们是天津、江苏、福建、广东﹔达到2000到3000元以及1000到2000元的有14个省区,余下的省区就不足千元。中国农村居民2001年和2002年的人均收入分别为2366元和2713元,人均的现金纯收入分别为1748元和2004元。2002年,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的支出水平只有1460元,每个月的消费支出只有122元,这是每个人的月均消费支出,现金收入是226元。226元计算,每天平均收入是7.53元人民币,约合0.9美元,纯收入是0.67美元,就是说去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纯收入还不到1美元,只有67个美分。按照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标准,贫困县的划分是每人每天收入1美元,就是说每人每天收入不到1美元是划分贫困县的一个底线。我们国家根据自己的发展情况,大致设为0.65美元。我们现在解决农村贫困有两个口径,有国际口径,有中国口径,那么国际口径是最低人均收入1美元,中国的口径是最低收入是0.65美元。当时我们设定中国的口径0.65美元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是这里我们应该知道我们现在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还是一个低水平的,是一个不是国际口径的,是一个中国特定发展的,我们中国水平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即使这样,如果按照国际口径,我们现在全部农村的人均收入还没有达到国际口径的贫困县,就是每天收入1美元的水平。即使按照中国贫困口径,中国农民收入排名最后十个省区的人均每天的平均收入值还没有达到贫困县的水平。由此,我们看到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还是相当低的。
   
   我们再来看城乡差距,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一个情况,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开始逐步上升,当然上升速度也不是很快,但是农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开始下滑,1998、1999、2000年和2001年,这四年是中国的农民收入增长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当然2001年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我们再来看1979年到2002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倍率比较趋势,就是从1979年开始城市的人均和大于农村人均收入的倍数。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情况,城市人均收入的倍数总的趋势是在不断提高的,就是说这个城乡之间增长趋势越拉越大,实际收入比率越拉越大,尽管有若干年份是下降的,比如说从1994年到1997年这是下降的,但是我们总体看这个城乡之间收入的趋势倍数是逐步提高的,1997年是2.42倍,1983、1984、1985年曾经为1.83倍,到了1999、2000、2001、2002年升到了2.65倍、2.79倍、2.9倍、2.83倍。所以从这个统计分析,我们看到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是在逐步加大的。对社会贫富差别认同度,有关机构对六个城市进行了追踪调查,1994年设定了三个指标,一个是不能接受,一个是尚可接受,一个是采取中性态度。这六个城市的抽样调查,包括富裕阶层、贫困阶层、中间收入阶层,不同阶层的调查分析,认为不能接受的占72.8%,认为可以接受的只占7%,对当前这个贫富状况,采取中性态度的占12.6%。到了2001年追踪调查,在同样的地方,当然不一定是同样的人,但是按照同样比例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当前的贫富差别不能接受的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仅36.5%,尚可接受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19.7%。问题在于还有相当一部分占40.8%是采取中性态度的,就是对当前的贫富差别采取又不接受又不否定的这种观望态度的还占40.8%,而且是占最大比例的人口。这个调查还是对六个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如果不是中国的城镇居民,而是中国农村居民对社会贫富差别的认同程度,我想会比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统计还要严重得多。
   
   前面讲了,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我们在2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绩,我们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在不断的提高,我们是在总结经验﹔还有一个更深层的背景,就是我们要积极的应对发展问题。我们改革开放20年,也积累了很多问题,积累了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如果我们今天不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不提出新的发展思路,不提出新的发展起点,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会被这些问题、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隐患,甚至是社会风险或者是潜在的社会经济危机所困扰,受到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呢?我想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我们在充分引入市场竞争和市场分配关系的体制下,特别是在转制初期,发展不平衡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差距拉大是很难避免的,社会财富的分配拉大是因为我们整个的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出现了一个关键性的转变,我们从按劳分配开始转变到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并重这样一个新的分配体制和分配方式,所以在以按劳分配和要素分配并重的新市场分配体制下,出现财富分配的差距拉大是很难避免的。因为大家占有要素的条件不一样,有的是占有资本的条件,有的是占有智力的条件,有的就是占有普通的劳动的条件,有的是占有复杂劳动的条件,这就会使整个社会财富分配,资本的积累拉开较大的差距。
  
   第二,为了保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保障市场效率机制的有效运行。这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是同时又应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就是说尽管市场效率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发动机,但是当经济增长出现较大进步的时候,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的时候,经济增长的成果,社会发展的成果不能只被少数人所享受,应该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比较合理的分享到。
  
   第三,我们应该看到,由于中国在市场经济形成过程中法律的失缺,就是说我们还有很多法律的空白,出现了社会财富的黑色积累。应当区分市场竞争形成的分配差别和市场扭曲导致的财富占有。对由于法律失缺所造成的社会财富的黑色财富积累,我们应该进行加以法制规范的校正,相反,我们对于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分配差别应该视作发展进步的杠杆。
   
   第四,要充分考虑地区历史发展的因素,在社会与政府的总财力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增大向落后地区综合有效投入的力度。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历史原因,这个历史原因可以追溯到很长的时间,这种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非常复杂的因素所造成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当然要靠地区经济内动力来补足赶上。同时在社会和政府总财力不断增长的基础上,有必要逐步向落后地区综合有效投资。现在政府正是向着这个方面努力的。
  
   第五,要积极扶助弱势人群,这既是测度一个社会良知和理性的重要尺度,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必要的充分条件。不管是市场经济,还是采取其他体制的发展,总有一部分弱势人群。对弱势人群采取什么态度,是测度一个社会良知和理性的重要尺度,那么我们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更应该有比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有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社会良知和理性。同时,如何对待社会的弱势人群,使他们能够和整个社会群体的发展融合起来,而不是把他们抛弃,这也是保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
   三、新的发展起点和新的历史课题
  
   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纲领战略命题时,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明确清晰的社会经济发展纲领,一个明确清晰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是对邓小平同志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补充、丰富、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索的历史课题,就是说提出这个发展纲领总体发展战略,并不意味着我们把未来所有问题都搞清楚了,包括理论问题,也包括实践问题。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理论领域也好,实践领域也好,都有许多未知数,这就需要通过改革,通过理论的探索来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清晰的战略思路,一个清晰的社会发展纲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大堆课题,提出了许多需要深入研究、深入探讨,特别是需要通过改革实践、改革发展的实践,才能真正搞清楚的问题。那么,我认为有以下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第一,效率优先和兼容公平的相互促进。首先要了解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对公平的理解涉及到我们对整个题意的理解,这里有计划公平和市场公平。我们过去讲公平,讲的是计划公平,就是最终结果的公平,就是起点和结果都要公平。如果是起点和结果都要公平就需要政府通过看得见的手,通过计划分配体制,对每一种消费品的生产和分配来进行行政性的配置,这叫计划公平。但是,我们在这里讲的公平,包括十五大报告、十六大报告都讲的公平,是市场公平。那么,市场公平的含义是什么呢?市场公平的含义是,不是结果公平,而是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就是市场经济要提供一个法制环境,法制环境给每一个人在进行市场竞争活动中的基本条件。这由政府所制定统一规范的法律制度来进行归置。市场公平,不包括结果的公平,因为起点的公平是由政府通过完善的法制环境来加以制约,当然绝对起点公平是不可能的,从前不可能做到今后也不可能做到,我们只能是通过比较健全的法制环境,尽力做到市场活动起点的公平,但是市场结果的公平就不是由政府的法制环境所能决定的,是由市场竞争活动所决定的。所以,市场公平的含义,首先要有市场竞争,这样最终结果势必就由市场竞争活动所制约。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西方教科书上经常讲到的蛋糕的制作与切分原理,实际就是效率和公平解决什么问题。这必须从公平讲起。公平讲的是蛋糕的切分。蛋糕做出来之后,在切分蛋糕的时候,要尽量使每一个蛋糕的食用者得到的那一份大小大致差不多,做到比较公平。但是,这个公平讲的是分配,讲的是蛋糕的切分,没有讲蛋糕的规模效率是什么。其实分蛋糕要讲规模效率,要效率优先。效率优先讲的是蛋糕制作的规模,就是要把蛋糕做多大,这不能靠公平。公平讲的是分配,蛋糕的规模讲的是市场效率,就是市场效率越高,蛋糕做得越大,而只有把蛋糕做得越大,社会可分的财富才能越多。我们过去在公平上绕来绕去,就忘了一个蛋糕的切分和制作是一个相互统一的道理。市场效率市场竞争是这个蛋糕制作规模的杠杆。如果只是在分配上做文章,就会使得我们所做的蛋糕越来越小,每个人所分得的越来越小,贫困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我理解这个蛋糕的制作和切分原理还很有意思。市场效率优先是指通过市场效率要把蛋糕的总规模做大,那么这个大的蛋糕做出来之后,我们按照兼容兼顾公平或者兼容公平的原则去分配。兼容公平主要是指机会平等、起点平等。机会平等和起点平等是政府要做的事情,政府依法规范分配制度,把那些黑色积累,把那些违规的财富及窃取行为(完全取消不可能)制约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效率优先和兼容公平应该说还包括对弱势群体的依法保护,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第二,城市经济发展的统筹兼顾。我们讲改革开放20年后中国经济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城乡经济,特别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这个差距不断增强的趋势,应该怎么看,这是一个经济问题。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中国经济几十年的发展,吸引了全球的资本,工业化后劲足。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有两个,一个就是我们有一个比较便宜的劳动力市场,有一个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后备大军。当然这个市场不是靠人来添充的市场,是一个靠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居民的购买能力在不断提高的市场。我曾经做过一个计算,现在居民手里的城乡储蓄的货币、股票、外汇储备、证券加起来大致相当于一个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说我们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万多亿美元,而在这一万多亿美元之外,我们还有一个居民手里面一万亿美元左右的金融财产存量。也就是说有一个大的国内市场。我们的国内市场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条件。国内统一市场有一大块是农村市场。我们说市场的规模、市场的潜力不在于市场的人口总量,而在于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货币支出水平。那么,现在看来我们这个市场中问题比较大的是农村市场。我们现在城市的市场是比较繁荣的,而且繁荣度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农村的市场发展很不平衡,东部的农村市场比较好,一部分中西部的农村市场远远提不上市场繁荣,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农村市场购买力的相对萎缩。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中国的人口80%左右是集中在农村,20%多集中在城市,由于城市经济比较繁荣,就城市市场这块比较繁荣在支撑着中国的市场,而农村的这一大块,80%左右的农村居民的市场还没有充分活跃起来,这就使中国国内统一市场进一步繁荣,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增强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我们看到这也是一个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很重要的矛盾。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省会城市,都在制定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时间表。而上海、北京、深圳、大连,还有其它一些省会中心城市都把自己这个城市现代化的时间表提前了。但是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讲的某一个城市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不是讲的北京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也不是讲的上海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也不是讲的深圳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讲的是城乡经济整体的现代化,是我们主权国家全部的现代化。在地区差距越拉越大的情况下,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差距逐步增强的情况下,中国的现代化只是在少数发达城市实现,而大多数的或者广大农村地区非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和我们今天所讲的中国的现代化恐怕不是一个概念。如果少数发达城市的现代化搞的特别快,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没有解决,甚至离现代化的目标越来越远,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就可能出现城乡经济发展的断裂。那么,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给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带来重大的矛盾和问题。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减轻农民的负担和税费改革。现在中央正在进行积极试点,总的就是要轻腰簿腹,把所有不合乎法规的费用全部去掉,税制统一之后把税收的总量相对减低,以此来减轻农民负担,当然这个过程比较复杂。
  
   二是完善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现在农民的负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办农村的教育。普及教育,包括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这个负担减下来是很困难的,如果硬要减,而又不增加农村的教育费用,出现的问题就是两难选择,要不然减少农民现在的存量负担,如果硬要减少这个负担,那就要大量的砍掉现在由农民的费用所支持的农村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就会产生大量的文盲。这就涉及到政府公共财政体系改革完善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现在国家的财政是负责什么呢?是负责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的教育?而把初等教育,特别是在农村把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费用摊派在农民身上?这种财政体制是需要调整和完善的,因为公共财政体系中包括政府公共财政,社会公共既包括城市公共,也包括农村公共。政府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各级政府的财政来支付农村的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费用。
  
   三是农村经济结构生化调整。
   
   四是城乡经济发展有机融合。这是一个基本问题。现在农村经济出现的所有问题,就农业经济的发展讲最终的空间是很小的。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亿多富余农民就业到哪里去找出路。恐怕最后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最终选择,就是把城乡经济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把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可能是最终解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拉大问题的最后出路。当然解决这个问题难度很大,恐怕也得有一段发展的过程。
   第三,地区经济发展的双向改进。讲到这个问题,大家可以看到当前中国地区发展经济出现一个很重要的牲征,就是发展速率的差别。进入新世纪之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发展,发展速度在加快。现在并不是说落后地区不发展了,落后地区相对落后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提速,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在加快,而地区经济发展却拉开了更大差距呢?这关键就是发展速率。这是因为发达地区和领先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快于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发展速度。所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很突出的特征就是发展速率效应。由于领先地区,象上海、北京这些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接近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贵州这个欠发达地区连400美元还不到,离800美元的小康水平还有一段距离,还在努力脱离贫困。虽然他们也在发展,但是由于速率的差距,发展的差距就越拉越大。
  
   另一个需要认识的问题是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对地区发展的差异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无论如何得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资源的地区配置是受市场竞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所支配的。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的作用下,地区发展的差距在相当时间内恐怕不会很快的缩小。相反,由于种种原因,在引入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之后,地区发展差距有扩大的内因。另一个问题我们看到地区发展的内动力是第一的,要减小地区发展的差距,首先是地区发展的内动力要充分调动。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应同时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发展创新,一个是制度创新,在发展创新和制度创新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降低非经济的发展成本。非经济发展的成本包括政府管理的效力、政府机构的效率、政府的政策水平、政府的管理效率,这些在地区经济发展成本中、现实生活中说明都占有很大的比例。我们看到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发展成本上非经济成本有较大差距。现实生活中,通过实践证明大多数发达地区的非经济发展的成本都要比欠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要低得多,而且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比例。在减少地区差距的过程中,虽然应该强调地区发展的内动力第一,但是同时还应该有政府的发展整合辅助。所谓政府的发展整合辅助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基础设施,不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长期落后,是一个历史的欠帐。现在中央政府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之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体系有了大幅度的改进。
  
   二是地区国民待遇,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首先打开东南门户,中央在一些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和一些城市给了一些比较优惠的政策。现在看来,经过改革开放20年,提出地区的国民待遇就是一个重要课题了。
  
   三是优化联合发展的政策环境。联合发展主要是指地区的联合发展,而且是指地区间的优化联合发展,但是地区优化联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所起的作用不是直接干预,而是一种整合辅助。这个整合辅助就政府对地区之间优化联合发展而言体现在提供一个政策环境。
  
   四是国家的战略成本。我们国家是一个主权、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周边环境、历史发展非常复杂的国家。我们政府的发展整合辅助还包括为了使我们这个主权国家在非常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特别是周边环境中要保持我们政治的稳定,主权的完整,我们还要付出一定的战略成本,我们现在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四,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什么这样讲,我们现在提出改革发展稳定,是个理论问题,搞好改革发展稳定,在经济上讲又是一个需要实践操作的问题。那么,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实践操作问题的切入点,换句话说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适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是过去那个行政福利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当前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操作上的一个核心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全盘皆活﹔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改革发展稳定就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存疑的问题,就是一个能够得到全局性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呢?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就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有一种均衡和适应性的问题,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就要做好保障。提高增长速度这个过程很像一列火车,当这个火车速度特别快的时候,一个是需要他的动力不断的补充,动力机制不断的更新,就是说从烧煤变成烧油,烧油变成了用电或者用更高新的原料。但是,当这个经济列车高速运行的时候,也要保持这个高速列车的稳定,这就需要有个稳定装置,来使这个高速增长能够持续进行。这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而这个经济列车在低速运行的时候,对这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可能还有他的特定的需求,有他的特定的要求,那么当这个经济列车高速运行的时候,特别是持续高速运行的时候,为了保持这个经济增长,经济列车高速运行的稳定就需要有一个稳定控制器。这个稳定控制器,最关键的就是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我们国家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应该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资金的总量不足,我们说社会保障资金的建立,无非来源三个部分,政府、企业或者单位和个人。尽管这三个必要组成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但是首先的和最重要的是政府资金的部分。现在看来,我们政府所需要投入的、所必要投入的资金总量严重不足。我们知道现在社会保障有低保,低保这个城市圈已经基本上划起来了,但是水平很低,基本上维持生存,这个圈有缺口。这个缺口就是还不能把所有城市的下岗职工,所有城市的贫困人群,统统地保起来。另外,还有残缺的口子,这在农村,农村连低保都保不起来。所以,我们下一个社保的重点是农村。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稳定脱贫的农民,有人认为这个数量大概一亿左右,就是在一个时间段中脱了贫,但从动态看,可能还会重新陷入贫困。这样有六七千万人我们低保的圈还保不起来。城市的低保有缺口,甚至有些地方有比较大的缺口,农村的低保根本没有保,所以我们这个所谓低保、最低的社会保障圈还没有拉起来,充分证明我们的总量不足。我们还有重大的缺势,当然我们结构的制式也是有很多问题。为了保持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增长,使中国的这个高速运行的经济列车不至于出现更大的晃动,保持稳定,建立稳定阀,建立稳定机制,就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但是遇到了资金总量不足的矛盾,也就是面临一个对策思路选择,我们的资金总量不足怎么办?我认为,无非有两种办法,一个是用加法,一个是用减法。加法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各种手段,通过各种市场化的途径,通过各种市场筹资、融资的途径来增加社保资金的总量,但是这很有限。实践证明,不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在短期内把社保资金总量这个比较大的缺口补足起来,现在看都比较困难。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发展以民生为本,发展以人为本这个新的发展理念,是不是可以用点减法。这个减法的基本意思就是说,我们得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当成投入一项国家建设项目具有同等重要的、甚至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来看待。因为这牵扯到社会安全,不能用产值来衡量,但是所起的作用比短期内增加产值的意义要重要得多。如果能够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意义同我们增加一个重大的基础建设项目的战略意义等同起来,甚至认识更高的话,就可以把建立健全保障制度当成一项基本建设。只不过是一项弱的基本建设,是个战略项目。如果我们把这个当成一项战略项目纳入国家的大盘子里的话,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就是说我们这个硬项目中,我讲的硬项目中这是弱项目,是具有非常重要战略意义的弱项目,如果我们把这个所谓的弱项目和现在的硬项目的战略价值能够同样理解的话,甚至具有更重要的价值认识来理解的话,这个问题就不难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出路还是有的。
  
    第五,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协调。这也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就有政治民主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完备、更加发展。在这里,我们首先应该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这是建立民主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我们现在研究市场经济同改革开放初期研究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上有很大的深化和进步。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所理解的市场经济就是价格放开、自由竞争,价值杠杆、价格杠杆、竞争杠杆调节一切就是市场经济了。但是,改革开放20年以后,我们对市场经济有了新的认识。实际存在着两种市场经济体制,一种是比较完善的民主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典型的案例,是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甚至若干百年的历史的演变,其中包括战争、政治冲突、阶级斗争逐步成熟起来的。同时,还有一种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没有比较完备的民主法制体制的市场经济。这种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在全世界可以看到很多案例,虽然有一种自由市场竞争的体制,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失缺,由于法律制度、民主法制的不健全,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长期伴随着国内的混乱、甚至内战。那么,这种没有建立民主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如果长期运行,给这个国家、民族带来的可能不是原先所期望的东西,而是灾难,是很痛苦的代价。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尤为重要。政治体制改革要搞,不能仅仅从意识形态上去理解,其中具有经济利益。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经济利益是非常重要的,搞得好就是使制度成本大大降低。制度成本包括政府管理、对权力的监督。另外,能使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持续稳定。我们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建立一个民主更加完备,民主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就能够保持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必免出现大的动乱。
  
   我们回顾一下人类的近代和现代历史,就会发现社会的动乱包括计划经济体制,包括一些非民主法制的国家的体制都会出现。没有民主法制搞计划经济也可以有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也可以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经济繁荣,也可以出现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的高成长。然而,这种经济高增长、社会经济的繁荣、经济发展的高成长和民主法制没有绝对对称的关系,可以没有民主发展,可以用其它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来绝对对称的关系。做为它的上层建筑是可以的,但是有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就是在一个没有比较完备的民主法制的市场经济下,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要长期保持持续稳定,要长期保持不出现动乱,要长期保持不出现大的社会波动,甚至出现内战,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完备的民主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建立比较完备的民主法制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经济发展才能真正保持长期持续的稳定,才能避免阶段性的、周期性的出现那种大的动乱、那种大的波折,甚至出现一些混乱、国内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动荡。最后,政治体制改革说到底,是对市场行为主体人的一种激励。这是因为人的需求是全面的,需要不断激励。在小康社会逐步发展过程中,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需求也是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这个社会需求就不仅仅是社会福利的需求和家庭经济生活的需求,这个需求是小康社会的十六项指标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需求,包括政治民主、政治参与、国家事务的参与的这种需求。那么,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使这种人的全面的需求得到比较好的满足,需要激励市场经济主体的更高效率的微观行为,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激励市场主体人的经济行为,满足人的经济需求的动力,如此才能激励人的经济行为,效率行为。而政治体制改革是满足当经济需求相对满足之后,还要按照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来满足人的社会政治方面的某些需求;当满足某些社会政治方面的需求之后,才能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全面激励,才能够使社会最微观的最基本的元素人的行为得到全面激励,才能使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效率奠定在一个更有活力的基础上,最终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由于从政治方面增加了对人的全面激励,满足了人们的某些需求,使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效率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动力机制的补充。当然最终这些会反映到社会经济生活方面上来,所以政治体制改革中的经济意识非常明显。总之,政治体制改革能够降低制度成本,能够保持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持续稳定,能够对市场行为主体人进行全面激励。由此,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更加,包括政治民主更加完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伟大行动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是提法的改变,有纲领性的意义,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纲领性的概括。按照这个纲领的指引,我们正在走一条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从未走过的发展创新之路。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指出的发展道路既不同于我们过去传统的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之路,又绝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发展道路。我们的全面建设小康是以人为本的,是一个历史创新。由于我们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走过这条路,世界资本主义历史也没有出现过任何提法,更没有走过这种发展创新之路。所以,在这里我想引用美国的一位非常著名的社会学家所说的一段话,这位学者就是最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人,他说:“如果中国的发展道路失败了,全世界都将为此负出沉重代价;如果中国的发展道路获得成功,世界的发展历史将从中获得重大效益。”这就是说,我们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同时对世界的历史发展也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让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来为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努力吧!
  
  
  
  
  

站内链接:
2008/1/23 16:55:18
2008/1/22 9:21:53
2008/1/16 16:04:41
2008/1/14 9:31:40
2008/1/9 9:31:58
2008/1/4 10:01:11
2007/12/29 9:40:42
2007/11/7 9:45:55
2007/11/6 9:21:42
2007/10/22 10:02:17
精彩推荐
[图文] 市中级法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召开涉企诉求协调推进会
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海事温度”
灌南县“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学习达人”挑战赛决赛开赛
中共连云港市委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投稿邮箱:lygjgjy@126.com  联系电话:0518-85811441
苏ICP备05050405号  连备3207050152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